作者简介
德国慕尼黑大学教育学/心理学/艺术史博士,德国Galli戏剧方法治疗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在德国学习生活11年,将Galli戏剧方法带回国内。
这是一篇作者在小橡树幼儿园带领教师培训后,小橡树内刊的约稿。转载请联系作者。
戏剧是人生必需品

纵观东西方的戏剧文化,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个共性,就是戏剧在人类历史上占据了不可动摇的教育启蒙地位。不同的文化和宗教都有以戏剧表演为内核的仪式与庆典。每一个幼儿也都是在模仿成年人的表演游戏中开始其社会化的成长。
我有幸在德国Galli剧场系统的学习了应用戏剧。Galli剧场分布在德国十几个城市,它是一家整合了丰富的戏剧生态的剧场:包括戏剧表演,戏剧教育,行为预防戏剧,和戏剧治疗。在将近20年的戏剧工作中,我在慕尼黑的Galli剧场以及回国后创建的中国Galli剧场里,见证着小到2,3岁的幼儿,大到古稀老人,在戏剧表演中的快乐,成长和蜕变,也包括我自己。我在德国从本科读到博士,但我对自我的认知是在Galli剧场中完成的,表演经历让我对生活有了全新的态度,我在舞台上学会了沟通以及亲密关系的经营。直到今天,我仍然持续的在剧场中感受自己的变化和成长。戏剧教育是一项终身教育,它不分年龄,无时不刻不在起作用。
戏剧教育通过各种不同的游戏和练习,最终的目的是让一个人找到他自己。舞台和戏剧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一个人让自己在一段时间里密集的从事戏剧活动,那不管是职场还是生活中,他一定都会有全新的改变。这是过去一百年里,西方国家在教育和心理学领域对于戏剧和剧场的研究结论。在中国,对戏剧教育的重视才刚刚开始。在这篇文章中,我尝试从我所学到的Galli戏剧理念中回答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戏剧教育对一个人来说为什么这么重要。
像所有的美学教育和艺术教育一样,戏剧的功能也来源于它的美学体验。美学体验分为接受式体验,和创造式体验,放在戏剧领域中也就是——戏剧观赏和戏剧表演。戏剧教育中,看与演都非常重要。 但在Galli戏剧中更加强调创造性体验的价值。所以,本文也在主要从戏剧表演这一个层面来讲一讲戏剧教育的功能。

角色的体验和转换
戏剧表演对大多数人意味着,可以进入到其他的角色里,去想象和体验不同的自己。
大家试想一个幼儿园教师的角色,又何止是教与授。以老师为例,一天中的角色有时需要他是一个有活力的能带领孩子玩的孩子王(暴躁狂:括号中是德国Galli“7个暗室小孩”理论中的名称,下同);有时老师必须是一位能细心的观察到孩子的需求,能体会到孩子感受的共情者和抚慰者(睡不醒);在孩子们有争执或进行有危险的活动时,需要帮助孩子树立界限,做规则的秩序维护者(吝啬鬼);放学时刻,老师又要成为会和家长沟通的沟通者(包打听);在园里,是对自己专业能力有信心的引导者(自大狂),引领孩子和家长;在家里,可能是一位爱自己,爱伴侣,懂得营造美丽生活的爱人和妈妈(多情种);有时候独自一人,也需要回到最本真的自己那里,当一个弱小但又不惧怕生活的小孩子(小不点)。 Galli剧场的7个暗室小孩理论清晰的描述了一个人在一天当中所担任的种种角色。
然而,在真实的生活里,我们角色的转换往往不那么如意。大部分时候,我们很容易固着在某一两个角色中,或者角色是混乱的,从而带来种种问题。比如想做坚定的维护规则的秩序者却用了暴躁发火的方式,又比如沉浸在自己引领者的自大狂角色中而无法蹲下来感受孩子的需求,又或者与伴侣相处时不会使用多情种的角色使得亲密关系紧张生硬。 当我们总是只使用一两种角色,它就会成为我们行为的模式,以至于其他的角色变得陌生和不安全。有些人甚至并不知道自己身体里还有其他角色可以使用。比如有的老师可以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却没有信心和家长沟通,有的人非常体贴他人,却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这些能力和角色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你熟悉的角色越多,就越能应对复杂的生活。这需要我们不断发掘和练习。
戏剧教育的舞台就提供了发掘和练习这些角色的机会。在舞台上,一个羞涩的人可以练习当一个自大狂。一个温柔的孩子可以体验愤怒和发火,一个僵硬的妈妈可以体验当她温柔的抱住孩子时所带来的变化。所有戏剧治疗流派的理念都认为:人在表演的时候,身体就已经在做这件事情了。身体因此而有了新的记忆:原来我还可以使用这样的角色和力量。
对一个孩子来说,戏剧教育意味着孩子们可以在一个安全的舞台环境中尝试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的情绪,从而为生活的多样性做好准备。在Galli剧场的童话戏剧工作坊中,孩子们披上童话角色的外衣,可以安全的体会各种角色的情感、包括快乐、伤心、愤怒、以及原谅,等等,也可以体会各种在生活中可能发生的烦恼问题以及与它们的解决路径,比如在《小红帽》中学习如何面对陌生人的诱惑;在《丑小鸭》中体验到被孤立被嘲笑依然可以找到自我。在《青蛙王子》中练习面对恐惧的技巧: 注视呼吸行动。
“戏剧表演,是一种可以让你练习怎么过人生,又不会因为犯错而被惩罚的方法”。
——Johannes Galli
在戏剧中体验各种角色以及角色的转换,让每个参与者都逐渐丰富了起来。
当一个人可以体验到自己内在其实拥有众多的角色,并且当他可以有弹性的从一个角色转换到另一个角色后,他就不会给自己带上某种角色的标签,从而带来对自我的接纳和认同。
这就是我要说的下一点:

对自我的接纳和认同
Galli戏剧的创始人Galli先生说: “人在表演中最真实。Im Spiel ist der Mensch wirklich(德语).”
听上去很荒诞,但的确如此。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行为都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感到疲惫,压抑,困惑。在我们每天扮演的角色中,我们往往迷失于:到底哪个角色才是真正的自己?前面说到,我们在舞台上有机会练习各种各样的角色。在这样的戏剧练习中,由于有了“表演”这个安全的框架——带着“我只是在表演,这不会影响到我的现实生活”的这种想法,反而很容易抛开现实生活的约束,抛开强大的超我约束,将潜意识中暗藏的情感和冲突表现出来。事实上,并不存在一个“与生活中不同的角色”,不管是专业演员和普通人,在表演的时候都不可能脱离自己,不管他认为自己正演出的是什么角色,他所演的其实都只不过是他真实自己的一部分。当角色体验足够丰富和平衡的戏剧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一个人会对自己的多面性逐渐接纳。有了这些体验,他就不会在纠结于,哪个角色是真实的自己。无论自己在生活中的当下处于什么状态,比如自卑,比如愤怒,等等,都有足够的力量告诉自己,这些情绪(角色)只是我的一小部分,从而既可以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又可以很快的从中转换出来。可以说,戏剧体验,让人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多元性,从而对自己更宽容,更认同。
要注意:平衡的戏剧经验非常重要。Galli剧场最重视的就是演员在表演过程中要获得平衡的力量:比如索取的角色/奉献的角色,搞笑的角色/沉重的角色,男性力量/女性力量等等等等。
Galli剧场会为每一个表演者——不管是专业的Galli演员,还是Galli工作坊的体验者,都尽可能的在每一场演出中实现角色的转换,创造平衡的表演体验,比如白雪公主的后妈同时要演奉献的野猪,每一个嘲笑丑小鸭的动物最后都要变成天鹅。大灰狼也要出演搞笑的猎人等等。即使是独角戏,也会让演员的角色像7个暗室小孩一样痛快淋漓的转换。而这是大部分剧场做不到的,以至于许多专业演员困苦于模式化的单一角色中,从而无法体验表演本身应有的疗愈力。
自我接纳的体验还来源于剧场空间的特点以及戏剧团体的特殊性。

真实空间与戏剧空间
戏剧体验是发生在剧场的,或者说,戏剧体验发生在哪里,哪里就可以称之为剧场。就好像在家里和孩子玩过家家的游戏,那么家庭这个空间就变成一个剧场。孩子在过家家游戏里所呈现的一切都非常有意义,我们通常能从中看出许多你无法在日常交流中获得的信息。英国戏剧治疗教授Phil Jones 说:“参与戏剧与剧场与潜意识和情绪有关。剧场既是与日常现实分隔开的一种活动,同时也反映现实,与现实互动。” 这与前文讲的“人在表演中是最真实的”不谋而合。戏剧空间中发生的一切,都可以用来作为觉察自己,觉察他人的工具。在一次儿童工作坊中,分组即兴表演,有三组孩子都不约而同地演了家庭场景。有父母的吵架,有母亲对孩子的不理解。有父母忙碌而忽视孩子的场景。这些场景被孩子们演出的时候,让每个在场的成年人为之动容,因为都看到了自己现实生活的影子。于是,在这个戏剧空间中,更加真实和浓缩的呈现的真实空间的样子。
戏剧空间和真实空间之间除了重合和映射之外,戏剧空间还有一些真实空间所无法给予的能量。比如戏剧空间满足了人们在真实空间里无法获得东西,如情绪的宣泄,被关注,成就感等。比如站在舞台上自然而然产生的被关注感。在一次使用戏剧方法的教师培训中,一位学员表达说:很久没有获得过这样的被关注的感受,觉得很舒服,很幸福。
戏剧空间营造了舞台和观众两种视角。站在舞台上,就意味着被关注,被看到。
站在舞台上,你就是光。
而在观众席上,同样可以通过观看表演看到自己。每一个动人时刻,一定都是因为在表演中像照镜子一样找到了自己,产生了共鸣。
同样是上述儿童工作坊的例子,在表演家庭场景时,表演的孩子得到情感的宣泄,甚至体验到对父母的一种谅解,而观看者的内心也悄然的起了转变。
美国哲学家Bruce Wilshire说,剧场之所以有不变的吸引力和需求,因为我们看见自己“被放大”,藉由这个被放大的过程,我们看到并了解自己,从而可以有效的发生转变。体验这个转变的发生是戏剧体验的最奇妙的时刻。而转变也是Galli戏剧方法最为看重的结果,角色的转变,肢体的转变,认知的转变乃至整个人生的转变都在剧场这个戏剧空间里悄悄地发生,并被带回到真实空间中。

剧场是一个团体
所有的戏剧体验,一定是在团体里发生的。一个人不会产生戏剧,至少需要两个人,一个演,一个看,才能称之为戏剧。人类需要团体活动,这不言而喻。但戏剧的团体更为特殊,因为它需要团体中的人互相信赖,支持,共同构建出一场戏剧现实。团体成员相互了解的进程会直接影响戏剧体验的感受。因此,任何一场戏剧教育活动,一定都是先有暖身,热场开始的。暖身的作用是用来创造安全的环境。这个阶段就像在编织一个舒适安全的摇篮,让团体成员放松下来,开始熟悉和信任这个团体。当这个摇篮编织好的时候,那些团员以为自己做不到的事就可能自然而然的发生了,他们可能会表达出一些平时无法表达出来的东西,身体也变得有创造力。暖身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是交谈、小游戏、音乐冥想或者是一些有命名的即兴场景表演。 只有暖身的足够好,成员们才会在接下来的演出中有自发的和有创造性的表现。团体的动力也只有在暖身足够好之后才能流动起来,让团体成员体会到信赖,互相支持和彼此镜映的感受。
也正是在这样一个团体中,才能达成前面所说的看见和被看见,带来转变和疗愈。
德国Galli剧场的Michael老师说,戏剧教育对任何一个团体来说都是一个综合考验,它需要成员彼此了解,信赖,并且遵守一定的规则。反过来说,一个成功的戏剧教育体验,一定会为一个团体注入新的能量,也让团体中的人,感受到团体对自己的重要性。
在我带领的Galli戏剧课程的最后,我通常都会使用一个仪式:大家手拉手围成圈,首先将圈缩到最小,让大家挤在一起,感受这个团体。然后把圈拉大,分开,向后转,走到尽头,背对团体,感受自己作为个体的存在。最后,转过头来,让大家感受既和这个团体在一起,同时又和自己在一起。 每个人都在戏剧团体中生出了力量,然后带着这个力量更加有勇气的走在做自己的道路上。
戏剧表演激活肢体语言

戏剧的功能如此强大,还因为戏剧使用的媒介是我们的身体。
我们生活在我们的身体里,却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少用到自己的身体,或者说,很少注意到自己的身体。在沟通中,身体语言所包含的信息远远超过文字语言。然而由于我们对自己的身体语言不熟悉,不信任,也不知道如何观察对方的身体语言,导致沟通中的误解成为常态。不仅仅是我们的教育现状对身体的重视落后于头脑,也因为当今时代的发展,电子设备的普及,使人类的身体语言越来越局限。然而无数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都告诉我们,身体体验与心理体验是密不可分,身体的经验直接影响我们的存在感和价值感。
戏剧和音乐,美术等媒介不同,它不使用乐器,颜料等外物作为媒介,它的媒介就是身体本身。戏剧和舞蹈,这两种艺术形式是最直接和身体相关的,也因此在戏剧教育中常常使用舞蹈作为打开身体的工具。在Galli戏剧方法中,音乐舞动冥想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大家跟随不同系列的Galli原创音乐,让身体自由舞动,把此时此刻跟随音乐而产生的画面用身体呈现出来。在一次次的舞动冥想练习中,身体被一步步打开,个体的注意力也越来越能够集中在自己身体的感受上。这样,在随后的表演环节中,身体便拥有了爆发力。观看同一个学员在戏剧体验课上不同时期的照片,很容易发现肢体语言的区别,在参加了多次戏剧活动的后期照片中,身体语言明显更大,更鲜明,更自由。也就是说我们的心灵和身体更加一致,想要感受自己时,更有能力听从我们身体的感受,想要表达时更会使用我们的身体来加强表达。
每一个孩子从他出生起都是完完全全的身体表达者和身体语言观察者。然而随着学校教育的进程,身体语言就逐渐被忽视甚至压抑了。作为教育工作者以及家长,我们要做的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保持孩子与其身体的链接,戏剧和自由舞动是最重要的方式。

创造是人的本能需求
最后,我再来讲讲创造这个话题。教育领域非常重视所谓创造力的培养。
事实上,创造力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教育者的职责,更多的在于不要将这天生的创造力抹煞。
Galli行为预防戏剧《灵魂一小时》中说:
每个人生来都是创造者。创造是人的本能需求。一个人如果无法创造,他就病了。能否应对生活中的种种挫折和痛苦,取决于身体中的这个创造者是否成长的良好。
——Johannes Galli《灵魂一小时》
戏剧和所有的艺术形式一样,归根结底是一种创造。而就像前文所说,由于不需要音乐,画材等外物,戏剧使用的是我们身体本身的创造力,这让创造变得更加直接,更加贴近自我的表达。
戏剧在当代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成为像电影一样的综合艺术,有宏大的舞台背景,豪华的道具,炫目的灯光音效。这其实反而让戏剧没落于各种艺术形式中无法脱颖而出。真正的戏剧,其核心一定是人,是人本身的创造:每一个声音,每一个肢体,每一个微表情,个体的身体所呈现的画面,以及团体中身体和身体之间共同创造出来的画面,那才是最有冲击力和最有治愈力的。
在Galli儿童戏剧营中,孩子们不使用任何道具桌子,小碗,闪电,瓢虫,大树,虫子,所有的一切都用自己的身体完成演出,最大限度地让孩子们体验到自己身体的创造力。
有一个练习是这样:所有人闭上眼睛围成一圈,每个人都发出你认为的热带雨林的一种或几种声音。一时间,各种风声,雨声,昆虫声,各种野生动物的声音此起彼伏,闭着眼睛,仿佛置身于一片原始丛林。我相信那个画面是每个孩子终生难忘的:原来仅仅只使用我身体的一小部分——嗓音,就可以创造出如此美丽的画面。
画面感是Galli戏剧方法非常重视的元素。在每一场Galli戏剧培训后,都有小组演出的呈现或者毕业演出的呈现。毕业演出的意义就是:把我们在戏剧舞台上所创造的一切,用完整的戏剧艺术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最后,这一幅幅画面将永远保存在每个人的内心,在未来的岁月里,成为自己可以调动的力量。
戏剧教育的功能太丰富了,碍于篇幅,我先止步于此。
在结束本文前,我再来给大家看一组德国学者2011年的数据研究,来看看戏剧教育到底能给人带来什么。
柏林基督教大学的Domkowsky和Walter先生以80多位柏林中学生为样本,为期一年,所做的“戏剧表演对人格发展的研究”。研究方法是结合了多种量性研究和质性研究方法,比如:一整年的对戏剧小组的观察;对参与者的定期采访;问卷调查;对戏剧呈现的分析;作业和考试成绩比较;照片分析等等。参与研究的学生年龄在16,17岁左右,分为两个组,一个组是选修课选修了“戏剧表演课”的组,还有一个组是参照组,那个组的学生选修了其他课程如地理,哲学,文学,英语等。研究结果非常明显的表明,从纵向比较来看,戏剧表演组的学生在“学习动力”,“外向性(外向性是指社交能力,朋友数量,对娱乐的兴趣等)” “开放度和包容度”,“换位思考”“共情”,这几大维度所得分数都明显高于参照组。而而在为期一年的横向比较研究中,则发现两个组的“学习动力”, “外向性”, “开放度和包容度”,“换位思考”都在升高,但戏剧组升高的速度更快。而“共情”则只有戏剧组升高了,在参照组反而是下降了。
研究者Domkowsky总结说:研究可以看出,选择了戏剧课程的年轻人,在选择的时刻已经拥有了比选择其他课程的学生更有特色的技能。 而许多技能通过戏剧又进一步发展的更好了。也就是说,戏剧可以让你的强项更强,同时也发现并促进了新的可能性。 戏剧组的孩子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了更多新的能力。
今天就写到这里。
希望我们的家庭和社会更加重视戏剧教育。
愿每一个成年人和孩子都能拥有舞台。让戏剧成为生活的必需品。

戏剧中孕育着你所需要的一切
始发于微信公众号: Galli剧场